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但一個人健不健康,狀態咋樣,有的時候光看皮膚就能看出來。比如說臉黃,可能是炫多了砂糖橘;眼睛也黃的話,就有可能是黃疸。黑眼圈掉下巴上八成就是熬夜沒跑了,莫名其妙地出現一些小紅點、小疙瘩又預示著什麼?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它們。
櫻桃狀血管瘤

第一種最常見的小紅點,就是櫻桃狀血管瘤,常見程度四顆星,危險程度零顆星。它和皮膚齊平或凸起於皮膚,長得像小櫻桃,常見於軀幹和四肢,是一種良性的血管增生。大小一般在1至4毫米之間,非常常見。大部分是鮮紅色,部分在血管破裂之後會變成高鐵血紅蛋白,呈現深棕色或是黑色,看起來像痣,但對健康沒有任何影響。如果覺得不好看,可以透過雷射或冷凍治療去除它們。
過敏性紫斑
第二種小紅點是過敏紫斑 ,常見程度兩顆星,危險程度三顆星。早期看起來是針尖樣黃豆大小的紅點、瘀斑,數量比較多,顏色也不會退掉,主要會出現在下肢和踝關節附近,通常兩條腿對稱分佈。過敏引起的,很多人會想起氯雷他定,但氯雷他定在這個場合用處不大。雖然它叫過敏性紫斑,但它其實是一種和免疫系統相關的血管炎,跟過敏沒什麼關係,氯雷他定愛莫能助。除了下肢的紅點瘀斑,它還會合併以下症狀包括關節疼痛、腹痛、腎臟損傷,嚴重的還有腸套疊。如果發現身體有這些症狀,那真的就是在求救,千萬不要忽視,馬上上醫院就診。
蜘蛛痣

第三種常見的小紅點,就是蜘蛛痣,常見程度三顆星,危險程度0到1顆星。看起來是中間一個小紅點,四周是輻射狀的擴張的小血管,看起來像蜘蛛,所以叫蜘蛛痣,不痛不癢。健康人群中的10% - 15%的人會長蜘蛛痣,但通常數量會少於三顆。如果數量較多,面積比較大或有肝掌的症狀,那就不是普通的蜘蛛痣,可能是肝臟疾病的訊號了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另外部分兒童和孕婦也會長出蜘蛛痣,孕婦長的機率約40%。
化膿性肉芽腫
第四種常見的小紅點就是化膿性肉芽腫,常見程度一顆星,危險程度兩顆星到三顆星,比櫻桃狀血管瘤更像櫻桃的3D櫻桃。剛開始突出皮膚表面,是鮮紅色的小息肉,表面光滑可以迅速增大,但差不多就停了,一般不會超過1厘米。不癢不痛,但特別容易破潰飆血,一般摁個20分鐘都不一定摁得好。通常產生於外傷之後,一般長在頭面部、四肢等等暴露在外,容易摩擦受傷的部位,是一種良性的皮膚血管瘤。化膿性肉芽腫一般不會自行消退,可以透過雷射、冷凍、局部注射藥物的方式來治療。
毛囊炎
第五種常見的小紅點,毛囊炎,常見程度四顆星,危險程度兩顆星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,常見於頭部、頸部、外陰部等等位置。看起來是以毛囊為中心的大紅色丘疹,頂部有淺黃色的小膿包,可能會有一些癢痛感。輕症可以外用抗生素來治療。如果感染的程度太深,甚至形成癤或癰,可能就需要配合口服藥、物理治療手術等等方式了。要注意的是頭部臉部的毛囊炎處理起來需要更加謹慎,不要自己隨意去擠壓這個膿包,可能會導致顱內感染。
接下來我們再聊聊皮膚上容易出現的小疙瘩。
皮贅

第一種常見的小疙瘩就是皮贅,常見程度三顆星,危險程度為0.5顆星。皮贅也叫軟纖維瘤,是一種良性增生物,不會癌症也不會傳染。看起來就是和皮膚顏色相近,或者是呈深色的柔軟的小肉疙瘩,長在脖子上是最常見的,此外還有眼皮、腋下、腹股溝等等位置,這些柔軟的鬆弛的皮膚的位置。皮贅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女性,一般不痛不癢也沒啥影響。如果覺得不美觀,可以用剪除切除、冷凍、雷射等等方法去除它。
絲狀疣
第二種常見的小疙瘩就是絲狀疣,常見程度三顆星,危險程度一顆星。外觀上其實不太像疙瘩,比較像是海葵或是佛手。一般只有一簇,大多是膚色或棕色的,容易長在臉上、眼瞼、嘴唇,脖子、下巴、手指、腿上,也有可能會有一定的機率會增長。絲狀疣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,但是引起絲狀疣的1、2、4、27、29型HPV病毒都屬於低危險型,跟導致子宮頸癌的不是一類的壞蛋。問題不大,可以用冷凍、雷射、三氯醋酸等等腐蝕性的藥物來治療。
扁平疣

第三種常見的皮膚小疙瘩,扁平疣,常見程度兩顆星,危險程度兩顆星。 “疣如其名”,表現為略微隆起皮膚的扁平疙瘩,表面粗糙,大概是圓形或者橢圓形的,一般大小在1到3毫米之間,顏色通常是黃棕色、肉色或者粉紅色等等,不疼不癢。扁平疣是由HPV中的3、10、28、49型感染引起的,可以透過抓癢和密切接觸感染,通常集中在一片皮膚區域,如果是抓得越多,它越容易長好,發於面部、手背和前臂等等部位。它可以透過雷射或冷凍治療的方法去除,或是維A酸類的藥物,咪喹莫特、氟尿嘧啶等等藥物來治療。
總結
好了,幫大家盤完了5個皮膚常見的小紅點和3個常見的小疙瘩。大部分都不需要擔心,少一點需要擔心的身體都會有明顯的症狀,提示你早點去看醫生。如果你能想到其他的皮膚表面的小紅點或小疙瘩,也歡迎在留言區留言,有機會我們再深入解析。希望大家都皮膚健康,全身光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