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矯正的常見誤解
在牙齒矯正的領域,最容易被誤解的就是拔牙矯正。很多朋友聽到矯正還要拔牙,都覺得不可思議:我只是為了排齊牙齒,為什麼還要拔掉幾顆牙?大家的顧慮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:
1.1 拔牙後的間隙問題
第一,拔牙之後,間隙怎麼辦?以後還需要種牙嗎?這個間隙到底能不能關掉?會不會留縫隙?
首先,一般情況下,拔牙矯正是將間隙完全關閉的。也就是說,你完成牙齒矯正後,不會有任何縫隙,別人一眼看過去也無法發現你拔過牙。那麼,這是什麼原理呢?其實,這是因為我們的牙齒在齒槽骨中是可以移動的,而齒槽骨也可以改建。拔牙後,利用其他牙齒的移動(例如排齊或內收),就可以把拔牙產生的間隙關閉。

1.2 拔牙對咀嚼功能的影響
第二,牙齒是不可再生的。如果拔掉了四顆牙,會不會影響咀嚼功能?會不會導致牙齒壽命縮短甚至鬆脫?
首先,拔牙是否會影響咀嚼功能?一般來說,牙齒矯正需要拔牙時,大部分情況下拔除的是矯正牙,也就是雙尖牙區(前臼齒區)的牙齒。這些牙齒的功能性不算特別強,美觀性也不高,咀嚼功能相對較弱。即使拔掉了四顆牙,我們仍然有24顆牙齒可以使用。其中,切牙可以切割食物,尖牙可以撕裂和穿透食物,磨牙則可以磨碎和咀嚼食物。因此,基本的咀嚼功能都能保留下來。而且,透過矯正重建理想的咬合關係,你的咀嚼功能甚至可能比現在更好。所以,功能性並不會受到影響。
1.3 拔牙與牙齒壽命的關係
那麼,拔牙後牙齒的壽命會不會變短呢?拔牙後牙齒會不會鬆脫?
首先,牙齒的壽命以及是否會鬆動,與牙周組織(即牙根周圍的骨頭)有關。骨頭是牙齒的支持組織,如果骨頭流失,牙齒可能會鬆脫。但拔牙時,拔掉的牙齒與旁邊的其他牙齒的牙周組織沒有任何關係。因此,「拔牙矯正會導致牙齒鬆動」這一說法並不成立。
拔牙矯正的原因
在消除了這些顧慮後,我們需要考慮為什麼要進行拔牙矯正。 拔牙矯正的存在自然有其原因,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面向:
2.1 牙齒過於擁擠
第一,牙齒過於擁擠。當牙齒非常歪斜、不整齊時,由於沒有足夠的間隙來排列牙齒,我們需要透過拔牙減少牙齒數量,從而利用剩餘的空間把牙齒排整齊。這是第一類情況,即牙齒擁擠不整齊。

2.2 前牙前凸
第二,前牙前凸。尤其是當面型受到影響,嘴部突出嚴重,甚至嘴巴無法閉攏時,即使牙齒本身比較整齊,也可能需要拔牙。透過拔牙獲得間隙,將前牙內收,從而調整面型。
2.3 咬合調整
第三,咬合調整。如果現有的咬合關係不好,我們可以透過拔牙獲得間隙,並透過牙齒的移動,達到更好的咬合關係。
2.4 中線偏斜
第四,中線嚴重偏斜。當牙齒中線有明顯偏移時,可能需要拔牙來調整中線。
2.5 嚴重的蛀牙或殘根殘冠
第五,嚴重的蛀牙或殘根殘冠。如果口腔內已經有嚴重的蛀牙或無法保留的殘根殘冠,在矯正時可能會考慮將其拔除,從而關閉間隙,避免日後需要鑲假牙或植牙。
以上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拔牙矯正的需求。如果需要拔牙矯正卻強行選擇不拔牙矯正,最終可能只能得到一個不夠理想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