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:我們的大腦是特別容易被欺騙的。例如常常跟自己說,只刷五分鐘手機,結果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。這並不是你的意志力弱,這五分鐘給誰都摟不住。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非常喜歡這種五分鐘的簡單事情。同樣的原理,我們也可以欺騙大腦去做一些困難的事,例如養成跑步的習慣,讓你自律成癮。
今天分享四個方法:欺騙、重複、獎勵和威脅,幫助我們從零開始無痛自律。
方法一:欺騙-五分鐘的簡單任務
舉個例子,如果我跟你說這個月讓你跑20公里,你可能不願意去。但如果我說每天跑五分鐘,是不是好像就可以接受了?我最開始跑步的時候是在大學。那時就騙自己,每天只出去跑五分鐘,給自己設定很簡單的任務,大腦會覺得很簡單。你看,跑五分鐘,你都不會流汗,對不對?每天只跑五分鐘,加起來一個星期也至少是半小時的跑步,這差不多也要秒殺掉50%的人了。而且你要相信,總會有一天你覺得好像還能跑,那你就不只跑五分鐘了。我就是靠這個方法,慢慢從操場上的兩圈變成四圈、六圈、八圈,最後在大學解鎖了自己的第一個10公里。

每天只需要五分鐘,說改變人生確實有點大,但它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開始,讓我們堅持一個星期的跑步。不用多想,走出門穿上一雙輕巧的跑鞋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,每天只跑五分鐘已經足夠欺騙大腦跑上一個星期了。但要跑更久,就需要其他方法,例如重複、重複再重複,相同的距離,相同的速度。
方法二:重複-熟悉帶來舒適感
舉個例子,跑步20分鐘,很多人一開始都會覺得好難熬,需要聽歌、調整呼吸分散注意力。結束時還會覺得腿酸難受。但一回生二回熟,重複次數多了,就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狀況,自然也熟悉了。由於腦神經的可塑性,我們會對重複事項感到越熟悉,之前困難的事情也會進入舒適圈。舒服的訓練、衣服、鞋子,會讓你跑得越來越輕鬆。
恭喜你,假設你已經欺騙大腦堅持跑步一個月了,那麼接下來總待在舒適圈裡,可能會有點無聊了。
方法三:獎勵-記錄進步與體驗速度感
接下來的方法是尋求正回饋,給身體一些新鮮刺激。首先可以記錄心率、跑步距離、速度。堅持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相同速度下的心率下降,安靜心率也會下降,這是心臟變得更健康的表現。你也會發現相同距離跑得更輕鬆了,相同時間可以跑得更快了,包括跑步時的速度感。跑一段時間後,你可以增加速度,體會風馳電掣的感覺。

方法四:威脅-適應延遲滿足感
如果你已經堅持跑步三個月到半年,要繼續下去,可以用殺手鐧:威脅大腦。你都已經堅持半年了,如果現在放棄,運動能力就會退化,肚子上的肥肉可能會變多,上樓會變得喘得不行,體檢報告也可能不正常。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懶散,丟掉這些已獲得的寶貴財富。這其實是說服大腦適應延遲滿足感,犧牲短期快樂去獲得長期成就和價值。
你看,從一開始騙自己跑五分鐘,到後來享受重複帶來的熟悉感,再到記錄進步、體驗速度帶來的獎勵,最後用一點小小的「威脅」讓自己別輕易放棄。這一路下來,跑步是不是也沒那麼可怕了?我們的大腦雖然有點“懶”,喜歡簡單的、即時的快樂,但它同樣也是可以被“引導”和“訓練”的。
掌握了這四個和大腦“鬥智斗勇”的小技巧,你會發現,養成一個好習慣,甚至做到很多人羨慕的“自律成癮”,真的可以不那麼痛苦,甚至充滿樂趣。所以,別再猶豫了,就從下一個「五分鐘」開始,去試試看吧!